乡村是农民的家,更是中国的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度重视“绿水青山”的保卫工作。
为献力祖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自“十一五”以来,东南大学太阳成集团tyc4633吕锡武教授课题组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做了大量持续研究。今夏7月至9月,吕锡武教授带领课题组研究生前后分赴常州雪堰镇新康村、合肥紫蓬镇新农村两地开展了长达35天的调研工作。深入了解新时期“农村农民农业”的特点,把握农村生活产排污特征,考察农村治污现状,聆听乡邻的意见与诉求,为更好地制定农村特色污水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我是中国研究生,我为祖国点赞”活动留影
|
调研地简介
第一站:常州雪堰镇新康村
新康村是“十三五”水专项武进项目课题四核心示范区,村镇企业较多,经济水平较发达,基础设施相对完备,村落之间相对分散,但单个村落内住户分布集中,是我国东部经济水平发达区域农村村落的典型代表。村落生活污水最终受纳水体为太湖,是太湖水环境问题的主要贡献源之一。
新康村地理位置 新康村村貌 |
第二站:合肥紫蓬镇新农村
新农村属巢湖流域,位于紫蓬镇西北,东临紫蓬山,北与官亭镇相邻,西与铭传乡接壤,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连绵起伏,交通较为闭塞,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是精准扶贫开发的典型对象。村落生活污水最终受纳水体巢湖,是巢湖水环境问题的主要贡献源之一。
新农村地理位置 新农村村貌 |
新康村与新农村均属于国家“水专项”覆盖的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典型区域,但村情差异较大。调研两个流域的村落污水产排实情与治理技术需求,对形成和优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立足中国国情,紧密联系“三农”,探索特色“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方式的重要基础。
调研工作概述
两次调研吕锡武教授共带领14名研究生开展工作。其中8名研究生驻村调研,6名研究生负责相关样品的检测与分析。驻村期间,研究生们与农民同吃同住,融入邻里,借助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典型家庭24小时跟踪监测等方式,深入了解农村产业结构、人口分布、卫生设施及人居环境的变化趋势,摸清两个典型农村的真实用水排水特征,收集农村百姓对生活污水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真实诉求。
农村产业结构摸查 走访村民 | |
走访村民 走访村民 | |
此外,驻村小组重点对村庄污水无序排放、污水纳管、水体污染等现状进行了调研,梳理了两个典型村落现有处理设施的数量、布局、运行等情况,并选取典型农村家庭进行了为期2周的“水源-污水产生-收集-处理-排放”全流程调查。
查看新康村现有处理设施 查看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施工现场
24小时水量监测与水样 采集撷影水样采集撷影 |
驻村调研持续周期长,夏季高温期间水样的采集和检测工作尽管较为繁重,但必须保证水样检测工作有条不紊地及时跟进。为此,常州市新康村与合肥市新农村调研过程中的水样检测工作全部由课题组研究生分别在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和安徽中棉种业长江公司的实验室完成。为确保水质检测数据的可靠,调研组上下统一规范采样流程,检测工作做到了及时、高效和准确。
送样、测样工作撷影 |
总结与感悟
两次驻村蹲点调研成果丰硕,准确掌握了太湖、巢湖流域典型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水质水量特征以及农户对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需求,发现和梳理了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相关问题,为后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优化以及示范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国家“十三五”水专项相关课题探索农村污水治理和标志性成果凝练提供了数据支撑。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难以毕其功于一役的。两次调研经历告诉我们,农村污水治理必须正视中国农村地域广阔、村情千差万别的现实,紧密结合新时期的“三农”特点,根据各地区所处的不同阶段分类指导、分别规划,探索出各具特色、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案。为了让中国农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我们能环研究生还有很多路要走,而我们,也将一直在路上。
新康村景观图 |
供稿:徐玉叶于如海程方奎
日期:2019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