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若谷,止于至善——记于俊崇院士座谈会

发布者:太阳成集团tyc4633发布时间:2014-10-28浏览次数:2421

 

       于俊崇,1940年12月5日生,江苏盐城滨海人,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工业热工专业(现东南大学太阳成集团tyc4633)。近五十年来,他在核动力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曾3次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为人谦逊低调,拒绝任何媒体的采访,从从容容一路走来,于平淡中出成就,身后,成绩斐然。

        2014年10月18日,东南大学太阳成集团tyc4633举办建院60周年庆典,于院士和老校友们回访母校,应邀与8位慕名前来的同学展开座谈,关心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寻源记者团的小记者有幸参加了这一座谈会。74岁的于院士看起来比实际年轻很多,他说话和举止都透着温和绵软的气质,轻言轻语却又思维敏捷、条理清晰,时不时地抛出连珠的妙语,让人感觉格外亲切随和。 

阴差阳错,坚持不懈,踏上核动力之路

        1965年,25岁的于俊崇先生从南京工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四川绵阳的工程物理研究院。当时有个核武器的项目急需热工人才,于先生决定参加试试。然而与其他同事相比,他缺少反应堆结构、反应堆物理、反应堆控制等知识,很难上手。有人劝他,如果实在不能适应就换个工作,还可以选择设备、容器、系统等其他方向。

        毛主席的那句“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激励了很多人。于先生也对核很热心,他没有轻言放弃,找来许多关于反应堆的书看,比如格拉斯登的《反应堆原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核动力装置》、西安交通大学教研组的教科书,终于胜任了这份工作。经过此次锻炼,于先生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踏上了核动力的研究道路。 

艰苦生活,勤奋钻研,怀念校园时光

         于俊崇先生的家乡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50年代末,他在滨海中学念高中时参加了许多劳动,抬矿石、抬钢铁、除四害、全民搞卫生、帮农民烤山芋、挖红旗渠……回忆这段历史,他不由得感慨,如今的物质条件和学习条件实在优越太多了。

        1960年,于先生考入南京工学院。三年困难时期,温饱都成为问题,伙食费每月10.5元,稀饭很稀没几粒米,还出现了学生吃不饱,半夜悄悄在被子里啃胡萝卜的笑话。好心的班长买了20元的“高价饼”想带给同学,还被党支部批评了。学习条件也非常艰苦,当时很少有专门印制的教科书,都是用讲义,纸张黄黄的,字也印不清楚。

        即便如此,校园里的学风还是很浓郁。学生们周一到周六上课,周日也有至少半天的学习,自习一直到熄灯。于先生经常泡在图书馆,看各种参考书,也喜欢翻阅介绍国外情况的书籍来“换换脑子”。当时图书馆座位紧张,学生们总是拥在图书馆门口等开门,宿舍还会专门派人早起拿书包占座。

       由于时代的原因,校园里也会组织很多劳动。有一次他们坐了一宿轮船去马群,在那里劳动一个月。于先生回忆了一件难忘的事情,夜里他走在路上,碰到一辆车开着耀眼的车灯,令他睁不开眼,突然司机熄灭了车灯,他忽然发现前面就是河,再走就要掉下去了,司机救了他。于院士说,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能找到那个人,他还是想表示感谢。

      当时的大学也有一些我们难以想象的情况。比如当时的校长明令禁止谈恋爱,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经过组织批准。不过校园里学习氛围浓厚,农家子弟经过层层筛选,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很少冒险违规。当时集体活动多,个人时间少,老校友们都说:“没什么课余活动,大家都有自己的目标,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将来努力工作”。即使是打扑克、下棋、听收音机这些娱乐也是极少的,偶尔会组织看一次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当时全国的风气都很正,也有些压抑。 

总结经验,赠言学子,打实学习基础

        于俊崇院士始终记得当时系主任吴大熔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沙滩上是建不起高楼大厦的。”他很感谢本科期间学得杂,因为有了广泛的认识和自学的能力,工作起来更容易掌握之前没学过的东西。

        在学校的教育方面,于院士指出,东南大学学生的学术活动还不如其他一些名校活跃,应该鼓励学生多投稿,多参观重点实验室,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

        于院士对太阳成集团tyc4633也提出了一个建议,给热动专业设置《核动力装置》这门课,因为进入单位后很可能会用到。对于我们恳请于院士来给我们新开的核动力工程专业学生上课的愿望,他谦虚地表示,聘请专业的教师可能效果更好。

        在座的一位校友谈到,由于校风严谨,东大学生参加工作时上手很快。但不知道是不是时代的原因,现在的学生普遍学知识很浮躁,很不扎实。于院士在这里强调了扎实读书的重要性,同时勉励我们,趁在校期间时间充裕,多读点书。
 

        在座谈会的最后,老先生与我们亲切地握手,在这位74岁的老先生身上看不到岁月的沧桑。从他坚实有力的手掌中,我感受到了一颗执着于科研事业的热忱的心。

       让我们共同祝愿老先生在将来的日子取得更高的成就,也愿我们遵从先生的勉励做更好的自己!

记者 陈功

2014年10月19日